2025年3月27日下午,在3314会议室,我院2025年AI赋能教学讲座的第二讲火热开场。本次讲座紧扣人工智能在课程教学的应用这一主题,搭建起交流创新教学方法、分享实践经验的优质平台,助力教师革新教学思路。我院王建波老师和刘逸凡老师作为主讲教师,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,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各自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心得,为现场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。
王建波老师围绕AI赋能学生CAD建模展开分享,创新性地提出“描述即建模”的实践教学新范式。王老师构建“语言描述→AI建模(DeepSeek R1)→人工辅助修正”的递进式教学路径,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。为让在场教师更直观地感受AI的优势,王老师详细展示了具体零件在手动编程建模与AI协同建模过程中的差异。对比结果清晰表明,借助AI进行CAD建模,不仅大幅提升建模效率,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,为CAD建模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。

刘逸凡老师围绕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》,借助9个AIGC垂直应用实例,系统阐述了OBE理念引领下,BOPPPS有效教学模式的AIGC赋能路径,从AI智能体——单片机教学助手的开发,延伸至BOPPPS教学法的六个关键环节,乃至课程与作业评估的AI应用生成。刘老师强调,AIGC技术为教学带来了显著变革。借助AI工具,教师能够快速生成各类教学资源,如精美课件、针对性练习题,极大地提升了备课效率。此外,AI能够生成贴合实际工程场景的个性化习题,将OBE工程教育理念切实落实到教学中,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,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。
讲座过程中,参会教师们积极提问,与主讲教师就AI在课程教学改革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讲座拓宽了教学视野,为今后在教学中融入AI技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借鉴。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,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。本次讲座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,促进了AI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,有望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,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、高效的学习体验。